最近叔叔的小舅子也準備從二輪族晉升為四輪族的行列了,因此最近來找叔叔來做購車推薦。

為什麼要選擇日系進口車而不是歐系進口車?

俗話說買車容易養車難,歐系進口車養車費用比日系進口車高,身為日系進口車主的叔叔 「四輪開箱」17年New Mazda3 豪華版開箱 ZOOM ZOOM~ ,可以跟你說日系進口車的養車費用非常接近國產車真的比較沒壓力。

歐洲安全評鑑機構 Euro NCAP」五星評鑑

再來叔叔現在選車必備條件一定要有拿到 「歐洲安全評鑑機構 Euro NCAP」五星評鑑才會是選擇考量。

你可能會認為歐洲測試關台灣什麼事?

我只能說台灣汽車產業一直以來都很可惜,國產車始終沒有一個撞擊測試評分標準,因此在乎行車安全的人往往會選擇進口車也不是沒道理,進口車多數都是經過公開撞擊評鑑測試,選擇上比國產車多一個優勢因素在。

在這個馬路戰國時代,叔叔認為撞擊測試不安全的車,老實說就像是騎機車在路上一樣,不是鐵包肉就比較安全(看看網路那些四、五門車被撞一個變成雙門車的案例)。

因此這次叔叔推薦的車款為接拿到五星撞擊測試通過車款 Toyota Auris / 四代 Mazda3,有興趣的也可以看一下上面撞擊測試影片。

接著就開始分享一下叔叔對這兩台車的試乘看車心得,也可以當作你去賞車時的審查重點整理。


Toyota Auris / Toyota 蘆洲營業所:

FB_IMG_1564039963059
Toyota Auris

小舅子在一週前上Toyota的官方網站預約試乘車(預約Toyoya 試乘車請點我)

到了指定時間,我們就前往指定的營業所試乘,接待我們的業務小恩本身也是Toyota Auris車主,因此一路上也讓我能迅速切入主題詢問做詢問。

FB_IMG_1564039966247

Toyota Auris給我的感受像是一個25歲的年輕人般的熱血:

前座優點:

  • 後雙A臂的靈活感讓我想起我的第二台車三門CIVIC六代(俗稱K8),操駕起來很有樂趣。
  • 前座椅使用賽車椅設計,包覆感非常好,椅墊上的麂皮也非常止滑。
  • 針對有在玩車的人,Auris配給的底盤在未改裝強化的基礎上我認為是好的,未來想要升級改裝的人這也會是一個很好的素材。
  • CVT變速箱在手自排模式的進退檔靈敏反應,讓我極為喜愛,如果你會開手排車的人,可以明顯感受到這樣的反應就像手排變速箱一樣迅速。
  • 車內隔音比三代新馬三好。
  • 有電熱椅功能,不過以台灣用車環境老實說用不太到。

前座缺點:

  • 中控台邊框超粗,螢幕設計上不是很好。
  • 要導航要額外加錢升級精裝套餐(精裝配備約四萬台幣)。
  • Car Play需要額外加錢添購(同上套餐)。

FB_IMG_1564039969495

後座優點:

  • 後坐座椅也採用麂皮設計,也是相對止滑。

後座缺點:

  • 車內前座設定為叔叔身高175cm的坐姿還有一顆拳頭距離,只能說賽車椅雖然棒,但原廠設計的體積稍大,因此後座乘坐空間稍嫌可惜。
  • 無後座冷氣出風口。
  • 後座椅墊稍硬,乘坐較無這麼舒適。
  • 車身原廠就偏低,長輩上下車可能不是這麼方便。
  • 後座車門開啟幅度不大,對有有要成家生小孩的車主,車門開啟幅度大小對要從嬰兒座椅抱小孩出來的家長會有明顯感受,可能會動想換大車的念頭。

FB_IMG_1564039972156

後行李廂置物空間:

一般生活使用上堪用,五門車的好處就是上蓋板可以拿掉來增加置物空間,如果還是放不下,座椅還可六四分離來增加置物空間。

試乘完畢後就是談價,因為看車時間正逢國曆七月,加上Toyota躺著也會熱賣的十二代Altis的上市,因此如果你想要買Auris,七月底前交車可以談到一筆很不錯的折扣,而且七月底前交車還送丙式保險

Auris現金價與車貸購車優惠折價空間差1.5萬,偷偷透露一下叔叔談到的單是旗艦版現金價加上送的丙式險,大概就是你上面看到貼一些就能 升級到裝精裝+影音版本的價格,以上為叔叔談到的菜單。

貼心提醒:
叔叔現在已經換到人生第五台車,過去買車經驗來說業代也是要賺錢吃飯的,因此砍價砍到合理範圍就好,不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日後車子買了有保險業務上的問題,被砍太兇的業務有的可是不會讓你有售後服務的體驗喔。


四代 Mazda3 / Mazda 汐止營業所:

DSC_0079-01_mh1563701323634

身為三代新馬三車主試乘這件事情當然就直接打給我當初購車的業代向飛燕來安排試乘。

馬自達試乘車線上預約請點我。

DSC_0070

當你早上去試乘過Toyota Auris馬上又來試乘四代 Mazda3,我想你會在開啟車門的當下就會馬上知道這兩台車差了快10萬的差異在那邊了。

而三代與四代最大差異我想我也能很明確的跟你說出差異。

DSC_0056

四代的新馬三就像35歲的成年人,給駕駛與乘坐者的感受是內在成熟穩重。

前座優點:

  • 坐上試乘車停在馬路邊關上車門,馬上就能感受到隔音效果的差別,四代新馬三的隔音效果是今天感受最寧靜的一台車。
  • Car Play是標配不需要額外加價。
  • 搭配百萬內預算就能買到12支BOSE喇叭的聆聽體驗,這是很多大型房車在百萬出頭的價格還不見能買的到這些配備。
  • 四代New Mazda3旗艦版搭載3D環景系統,這對新手駕駛怕把車弄受傷的人來說非常實用。
  • 四代New Mazda3與Auris都有搭載跟車系統,差異在四代New Mazda3 是「MRCC全速域跟車系統」,在市區也能幫助新手駕駛達到一定的安全輔助。
  • 在國道上「MRCC全速域跟車系統」「定速」一同搭配使用就能感受到「自動駕車樂趣」,你只需要操控方向盤,車子會幫你自動補油門跟煞車。
  • 不得不說四代New Mazda3的抬頭顯示器整合很好,「導航資訊」「車側盲點」 都會顯示在抬頭顯示器上,而且是全彩頭影在玻璃窗上,不用貼一塊反色鏡就能投影,使用起來很直覺與便利。

前座缺點:

  • 中船體積稍大。
  • 冷氣出風口少了正中央,設計偏向正副駕駛的正前方。
  • 中央螢幕沒有觸控設計,輸入導航有點麻煩沒有很直覺。
  • 中央螢幕雖然採用以人為本的設計,對行駛上車主觀看是方便的,但對開車習慣撥放影片給小朋友觀看的人來說,這個視角就沒這麼好了。

DSC_0064

離開國道後叔叔上了常跑的106山路車速不慢的行駛測試一下。

山路試乘優點:

  • Sport模式擁有聰明的換檔時機判斷。
  • 一般用車跟偶爾小熱血的車主來說,入彎車頭給的是沉穩感,進出灣我認為很順暢也夠用了。

山路試乘缺點:

  • 原廠沒有配換檔撥片,僅有排檔桿的切換,想要使用撥片熱血操駕就需外廠加裝。
  • New Mazda3 本身不管是三代或四代的變速箱在手自排模式下,進退檔都會慢0.5秒才做反應,可能是基於變速箱的保護,這讓喜歡手排駕馭感的人可能就沒這麼對味。
  •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位會上山路跟下賽道左彎右彎急轉的極限操駕用戶,進出灣都過百在跟人家拼灣的,後扭力梁在未來的改裝升級幅度多少會稍微弱勢一點。

後座優點:

  • 這台車的後座椅比較偏軟,乘坐感長輩會比較喜歡。
  • 後座有冷氣出風口,因此冷房效果較好也較快。
  • 這對有小孩的車主或即將有小孩的車主來說,新馬三的車門開啟幅度可以快接近90度,嬰兒座椅的上下是相當方便的。

後座缺點:

  • 不過乘坐空間上來說後座稍微不太適合身高超過180cm以上的人來乘坐,我175cm前座位調整我的正常坐姿,雖然後座膝蓋距離一個半的拳頭,但頭頂與頭側約4指寬距離。

DSC_0075

特別提醒:

後座許多車媒詬病的後座車窗,因為車媒多數試駕都是五門的,五門天是用黑色設計,窗尾還提前上揚,昏暗燈光下看真的有點壓迫;實際把車開出去在平常人視野上都會是斜前方看,陽光照射進來視覺上也比較不會有這種壓迫感。

如果非常在意後座乘坐視覺的壓迫感,四門的四代 Mazda3也是一個選擇,四門給人的試乘感偏向中型高級房車,因為內裝天棚是用淺灰色的,車內乘坐視覺感較為寬敞也較大氣,因此四門也是種選擇,因為兩個版本我也式駕過。

以上為兩個品牌的車款試駕心得。


抉擇與下單:

67368045_10220239192800205_473524645509726208_o.jpg

Mazda自從改成進口後就跟台本一樣就沒什麼價差空間,不管現金購買或車貸都是一樣價格,Toyota Auris 與四代New Mazda3 兩台車當天談完空車的菜單其實價差快15萬。

  • Toyota Auris 擁有 四代New Mazda3 沒有的靈活動態表現及靈敏的變速箱反應。
  • Toyota Auris把影音配備要加到像四代New Mazda3,兩台價差會縮減到5萬內,還沒有「360度環景」「全速域跟車系統」

兩車都試乘完後,小舅子問我對於新馬三被網友詬病價格這檔事情真的有比較貴嗎?

老實說身為三代Mazda3車主來說,我認為其實沒有賣特別貴,只是過去有「尊榮」、「尊安」「豪華」的價格帶的商品。

這次與當初三代大改款新馬三剛上市一樣,僅提供「頂級」再多一個「旗艦」,在頂級這次與過去價格不變,旗艦版本有稍微價差,差額的價格上也補足相對的配備反應在價格上。

但之後我想也應該會跟三代一樣也會有價格比較親民的版本「尊榮、尊安」讓預算考量的族群來做選擇。

不過這次頂級旗艦的配備真的是一次給足,百萬內要買到這樣規格的,說實在話沒幾個車廠有。

最後小舅子自己評估自己本身需求,他是注重內在及喜愛享受開車在車內的感受,加上也準備要成家了,後座車門開啟幅度我想也是他打算一台車開10年等小孩上國小後才有要換車的考量。

因此繼我的車、同事、我表弟,同一位業務再幫我新增一位New Mazda3車友,我的小舅子。

等九月份領車時再來補上四代新馬三的開箱文吧。


最後建言:

「消費」這件事情,應該是取決於「自己的使用需求」,買車建議一定要去展示間看看,預約試乘車實際開上路,然後再來評論一台車。

就跟想了解一個人不是看外表看照片跟聽別人說說,而是實際去好好認識這一個人。

不符合你的條件,說再多都是多談。

這就像有人喜歡大胸部的女生,結果你一直介紹長腿妹給對方認識,結論根本文不對題,對吧。